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休闲
  • 娱乐
  • 综合
  • 探索
  • 焦点
  • 百科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

   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4 05:15:16 来源:劳形苦心网 作者:休闲

     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(记者 查志远)据媒体报道,中新湖南尹先生近日带儿子去医院看病,网评路遇一位推车老人摔倒,扶人反被罚他毫不犹豫上前扶车相助。讹对讹人

      这本应是实质一幅温暖的画面,却成了他长达十余天的性处噩梦。

      事发后,中新老人家属一口咬定尹先生是网评肇事者,要求赔偿3万元,扶人反被罚并威胁要追究其刑事责任。讹对讹人尽管尹先生百般解释自己只是实质好心帮忙,但事发地点处于监控盲区的性处事实让他的辩解显得无力。

      为证明清白,中新尹先生精神恍惚地奔波了十余天,网评最终在一处隐蔽角落找到了监控录像,扶人反被罚证实了他的电动车与老人的自行车从未发生接触。

      真相大白后,老人家属看完证据,扔下一句“对不起”便走人了。

      这句缺乏分量的道歉,不仅无法抚平尹先生十余天来所承受的精神煎熬、经济损失与名誉损害,更像一记重锤,敲响了社会信任危机的警钟。

      “助人反被讹”已经成了社会痛点。当清白需要好人付出巨大代价去自证,下一次路遇危难,谁还敢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?

      尹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。2025年2月,山东省临沂市一名老人骑车摔倒,王先生上前搀扶后反遭老人家属诬陷。

      “扶人反遭讹”的戏码屡屡上演,其恶劣影响远超个案本身。它无形中在社会中植入了一种“戒备性冷漠”,不是人心变冷了,而是好人被伤害怕了。

      从法律层面看,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,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。

      这意味着,就算扶老人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,只要是出于好心自愿帮忙,如果没有构成明显的“疏忽大意”,哪怕有意外也不用担责。也有律师表示,法律不会苛求主动实施帮助的人。但是一般意义的注意义务,确实没有客观标准。

      现实是,讹诈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。多数类似案件止于口头道歉,鲜有实质处罚。

      “为众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。”整治扶老人反被讹的现象,不能靠道德说教,得用法治立规矩。要拔高违法成本,让讹人者付出代价。

      对于讹诈他人的行为,必须依法予以严惩。轻则处以治安拘留与罚款,重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
      唯有让讹诈者付出应有的代价,才能让下一个“尹先生”在出手相助时,能够心安理得,而无后顾之忧。(完)

    • 上一篇:邱进益吁民进党重视维系两岸往来的政治基础
    • 下一篇:英文原版音乐剧《剧院魅影》三度回归天桥带来经典传奇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H5丨活力南粤群众体育长卷
      • 湖南怀化发现疑似贩卖婴儿犯罪线索 已抓获4人解救3名婴儿
      • 山西寿阳:白天鹅受伤被困湖心4天 消防员划艇营救
      • 重庆12个县实施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
      • 首个、首座、首次!本周,中国硬核实力再刷屏
      • 广州白云区一酒楼特种作业人员无证焊接被查处
      • 订单可以等,生命不能等!外卖小哥及时抱住误闯马路小孩|暖心画
      • 委内瑞拉向中俄伊寻求军事装备?外交部:中委合作不针对第三方
      •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
      • 一场大会签下2万亿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底气从何而来?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(粤港澳全运会)“中华体育精神颂”十五运站中国体育文化展启幕
      • 事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网信部门集中整治6类突出问题
      • 江西省商务厅原党组书记、厅长谢一平接受审查调查
      • 立足APEC,六大维度梳理中国如何成为亚太增长引擎
      • 为什么献血400ml没事,失血400ml却很危险?
      • 科学家的照片排在董事长之上
      • (第八届进博会)进博会“全勤生”带“全勤展品”赴约
      • 最高检:今年前三季度共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
      • 中国国防部: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
      • “后珠玑巷”良溪古村迎盛事 广东省村史馆宣传展示在此启航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,劳形苦心网  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