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休闲
  • 娱乐
  • 综合
  • 探索
  • 焦点
  • 百科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

   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4 11:45:50 来源:劳形苦心网 作者:综合

     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(记者 查志远)据媒体报道,中新湖南尹先生近日带儿子去医院看病,网评路遇一位推车老人摔倒,扶人反被罚他毫不犹豫上前扶车相助。讹对讹人

      这本应是实质一幅温暖的画面,却成了他长达十余天的性处噩梦。

      事发后,中新老人家属一口咬定尹先生是网评肇事者,要求赔偿3万元,扶人反被罚并威胁要追究其刑事责任。讹对讹人尽管尹先生百般解释自己只是实质好心帮忙,但事发地点处于监控盲区的性处事实让他的辩解显得无力。

      为证明清白,中新尹先生精神恍惚地奔波了十余天,网评最终在一处隐蔽角落找到了监控录像,扶人反被罚证实了他的电动车与老人的自行车从未发生接触。

      真相大白后,老人家属看完证据,扔下一句“对不起”便走人了。

      这句缺乏分量的道歉,不仅无法抚平尹先生十余天来所承受的精神煎熬、经济损失与名誉损害,更像一记重锤,敲响了社会信任危机的警钟。

      “助人反被讹”已经成了社会痛点。当清白需要好人付出巨大代价去自证,下一次路遇危难,谁还敢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?

      尹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。2025年2月,山东省临沂市一名老人骑车摔倒,王先生上前搀扶后反遭老人家属诬陷。

      “扶人反遭讹”的戏码屡屡上演,其恶劣影响远超个案本身。它无形中在社会中植入了一种“戒备性冷漠”,不是人心变冷了,而是好人被伤害怕了。

      从法律层面看,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,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。

      这意味着,就算扶老人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,只要是出于好心自愿帮忙,如果没有构成明显的“疏忽大意”,哪怕有意外也不用担责。也有律师表示,法律不会苛求主动实施帮助的人。但是一般意义的注意义务,确实没有客观标准。

      现实是,讹诈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。多数类似案件止于口头道歉,鲜有实质处罚。

      “为众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。”整治扶老人反被讹的现象,不能靠道德说教,得用法治立规矩。要拔高违法成本,让讹人者付出代价。

      对于讹诈他人的行为,必须依法予以严惩。轻则处以治安拘留与罚款,重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
      唯有让讹诈者付出应有的代价,才能让下一个“尹先生”在出手相助时,能够心安理得,而无后顾之忧。(完)

    • 上一篇:光影华章:浙江丽水擘画“城影共舞”蓝图
    • 下一篇:市场监管总局指导8家平台企业发起食品安全管理自律公约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拓展“她题材”创作边界 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举行
      • 图集|没输过!广东跳水队实现男子团体“八连冠”
      • 星空下的草坪之约,奏响美丽全运绿色乐章
      • 今年广东油茶籽产量预计达26万吨
      •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“影视IP+文旅”如何实现“双向奔赴”?
      •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正式宣布参加2024年总统竞选
      • 第138届广交会闭幕,境外采购商增长7.5%
      • 观赛、打卡、品特产……跟着十五运会游云浮|粤游粤好运
      • 《中国文艺评论》杂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
      • 今年广东油茶籽产量预计达26万吨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“九二共识”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
      • 俄称击退乌军进攻 乌称重新控制两村镇
      • 国家统计局发布声明:没有建设“圆梦统计平台”|破谣局
      • 甲状腺癌都很“温和”……是真是假?|谣言终结站
      • “中国,往日痕迹: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”展览亮相巴黎
      • “密件风波”听证会结束 特朗普出庭全程沉默
      • 抗阻训练会让孩子长不高?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练?别误会抗阻运动
      • 伊朗驻沙特大使馆重新开馆
      •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黄卫东、辛卫平、杨一中、戴中亚提起公诉
      • 东帝汶总统:美欧的朋友们要想一想,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与中国合作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,劳形苦心网  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